“今年希望茶葉能夠賣得更好。”每當新年伊始,龍玲芝都會許下這個樸素的愿望。
這個年,她過得并不輕松。
年前的那場寒潮,伴隨著大雪和冰凍,龍玲芝的家鄉(xiāng)——湘西自治州古丈縣默戎鎮(zhèn)牛角山村,無可幸免地受了災。
雪后初霽,龍玲芝和伙伴們開始鏟雪、整理廠房,整個沒歇氣。
回望2023年,龍玲芝最大的成就,莫過于實現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茶葉應收盡收,一共300多噸。這一年,牛角山上村民的茶葉已全部變現。
從當初的0到1,再到如今的1后面又加了幾個0。牛角山上茶農的信心,很大部分來自于這個把“不可能變成可能”的茶山掌門人。
湘西自治州古丈縣牛角山的茶園。
重啟人生打造茶園
古丈縣地處武陵山脈,山高谷深,洞溪潺潺,云霧繚繞,土壤肥沃且含磷豐富,極適合茶葉生長。
史料記載,古丈縣種茶始于東漢,唐代入貢,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。
在古丈牛角山長大的龍玲芝,是一位85后,她對于茶的認知,始于幼年時期。
爺爺是村里茶葉生產隊的隊長,童年就看著鄉(xiāng)親們采茶、炒茶、賣茶。后來,父親在村里擔任了村主任、村支書,帶頭成立了村辦企業(yè),利用牛角山海拔800多米、生態(tài)良好的荒山開辟茶園。
但大學畢業(yè)后的龍玲芝,當時并沒有想要回到家鄉(xiāng),而是希望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。
2009年7月21日,龍玲芝至今忘不了這個日子。
那天,一場大火將牛角山下30多棟木質民房化為灰燼。“屋漏偏逢連夜雨”,原本貧困的村莊和百姓遭受了沉重的打擊。
龍玲芝回到村里,看到燒毀的苗寨、痛哭的鄉(xiāng)親,她心痛不已。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在腦海里滋生。
她辭去了體制內教師的工作,義無反顧地回到了深山。她決定帶領鄉(xiāng)親們重建家園、打造茶園,一起脫貧致富。
可以說,是這場大火重啟了龍玲芝的另一段人生,也讓滿目瘡痍的苗寨得以重生。
打開市場文旅融合
龍玲芝回到大山,首先就是帶領村民們種植茶樹。
但是,她馬上發(fā)現,村民最缺乏的就是信心,甚至轉身就把免費發(fā)放的茶樹苗扔掉了?!叭绻枞~賣不出去,就僅僅是一片葉子。不做好市場這一端,茶農的信心就永遠建立不起來?!?/p>
龍玲芝在茶園。
于是,龍玲芝一邊請教茶葉專家,通過改良種茶技藝提升茶葉品質,一邊則馬不停蹄地參加各種展會,拜訪客戶以打開市場。
龍玲芝在茶葉展會上向客戶推介古丈茶。
終于,首批種下的茶樹收獲了。由于龍玲芝一直在跑市場,渠道早已打通,一采摘便賣出了不錯的價錢。村民以前種地每畝七八百元的收入,種茶后翻了三四倍。
看到了銷路,也看到鮮葉變現,越來越多的村民決定加入茶農的行列。
開辟茶園種茶、采茶,這些年,牛角山的茶園大面積擴張,從之前零散的千余畝到今天的兩萬多畝,品種也從綠茶發(fā)展到紅茶、白茶、黑茶等等。
牛角山這個地方,群山連綿、危峰兀立,常年云霧繚繞,恍若仙境,是一個絕佳的休閑目的地。
曾經,這座養(yǎng)在深閨人未識的窮山僻壤,鮮有外人進出。如今,因為茶香遍野,很多游客上山逛苗寨、賞美景、吃美食、品好茶,大大帶動了當地旅游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
制茶廠房。
“我們將茶葉種植、采摘、加工與文旅融合在一起,游客來旅游的同時,可以參與采摘、體驗制茶、學習茶文化和苗族文化。”據龍玲芝說,如今這兩大支柱產業(yè)年產值雙雙突破億元,僅固定崗位就業(yè)就有1300余人。
“茶”和“旅”在這里相互融合,相互促進。茶香使得苗寨旅游如火如荼,旅游更為茶葉銷售“添了把柴”。
學習茶藝傳播文化
中國茶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,茶也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。茶旅融合,說到底,也是文旅融合。
這些年,龍玲芝讓游客在現場看基地、觀炒茶、賞茶藝、品好茶,就是想將牛角山的茶文化做出韻味。
為了推廣茶文化,首先就要學好茶藝。龍玲芝經過學習、培訓、練習,考取了高級茶藝師證書,并且將技藝手把手地教給了寨子里的好姐妹。一時間,游客們來到苗寨最期待的就是能看到茶藝師們的精湛表演。
值得一提的是,10年前,龍玲芝還將中國的茶文化帶到了地球的另一端。
2014年11月18日,“2014澳大利亞中華文化節(jié)”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州立大劇院開幕。代表牛角山茶業(yè)公司的龍玲芝,在現場身著一套紅色的苗裝,用極具民族特色的茶藝表演,贏得眾多海內外友人的一致好評。CCTV新聞頻道對龍玲芝的茶藝表演進行了播報。
此次活動持續(xù)了20多天,公司產品古丈毛尖、古丈紅茶很快被搶購一空,同時還與澳洲中國茶銷售企業(yè)簽下合作協(xié)議。
今年3月份,龍玲芝準備和茶葉協(xié)會的同行們組團去英國,進行茶文化的交流學習。同時,公司與非洲的合作交流也提上了日程?!捌诖芘鲎渤霾灰粯拥幕鸹?,將中國茶傳播得更遠更廣?!?
小鎮(zhèn)青年龍玲芝和古丈牛角山的故事,也會像中國茶文化一樣,被更多人知曉和訴說。